常钦坡接受采访
□孟津县会盟镇油坊村王文彬孟津县新闻中心温书伟文图
常钦坡今年84岁,从高中教师岗位退休后回到了孟津县会盟镇油坊村。回乡后,他一心只为乡亲做好事、做贡献,人称他是一个闲不住的热心人。最近,常钦坡还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日前,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在友人的带领下,在油坊村一座二层小楼的院里见到了精神矍铄、腰挺背直的常钦坡。好友上前恭恭敬敬地喊了声“常老师”,随后问他“您认不认识我?”常钦坡微微一笑说:“尽管你在校只有一个月,但我教过你体育课,还有印象。”
义务扫街9年,自掏腰包铺路
1997年,常钦坡退休回到老家。当时的油坊村,基础设施缺乏、卫生环境脏乱差,村民们也是自顾自个。常钦坡仗着身子骨硬朗,不顾儿子要他到城里享清福的苦苦劝告,抱着“能干就干点,从自我做起办好事”的想法,在老伴的大力支持下,开始了“闲不住”之路。
常钦坡家所在的生产组有一条长约150米的街道,那时是土路,枯枝败叶、动物粪便、废弃垃圾到处都是。他拿起扫把、铁锨,天天义务打扫街道卫生,9年里,用坏的扫帚多达20余把,被组里人亲切地称为“街道卫生部长”。土路坑坑洼洼,特别是下雨后更是没法行走,他就托熟人找附近的县化肥厂求助,并自己掏钱联系车辆拉炉渣铺垫、平整街道。炉渣拉回来了,卸车、垫坑都需要人手,可是没工钱就没有人愿意干,常钦坡就自己一锨一锨地干,在几位热心村民的帮助下,把事情完成了。
捐款修水泥路、砌排水沟
那一年,孟津县修建“村村通”“组组通”水泥路,油坊村的其他组都积极配合,道路旧貌换新颜。常钦坡所在的组,却有人不愿刨树、拆茅厕,还扬言:几十年没修、现在修啥修?村、组干部因此很为难,只得暂停了修路工作。常钦坡知道缘由后,三番五次找村、组干部商议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主动请缨,由村、组负责开会动员,他来做拆迁、集资、质量把关等工作,并带头捐款1500元。时任党支部书记被老常的热心所感动,就出面做“难缠户”的工作:“几十年没电,现在不是有了;几十年没有自来水,现在不是喝上了,那么为什么不能把土路修成水泥路呢?”
“难缠户”的思想通了,常钦坡领头组建了修路小组,混凝土是什么比例?水泥质量怎样?硬化路面应该多厚?他都一一记录在案,并时刻提醒自己做一名村民信赖的“监督员”。为节省砌排水沟用砖费用,常钦坡和修路小组的人与施工队据理力争、讨价还价,减少一半成本,还冒雨跑了四五个砖窑厂,订购了质优价廉的施工用砖。
买井绳、修辘轳,拉电线、安路灯
没有通自来水之前,组里村民靠摇辘轳,从井里打水吃。一次,原配的水井绳断了,村民们打水都自备井绳,用完就带走,没井绳的吃不上水。
常钦坡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拿出工资,买回一根结实的井绳,并在老城南关铁匠铺花钱打铁链一并缠在辘轳上,解决了村民们的吃水难。后来井上的辘轳又坏了,常钦坡二话不说,扛起来就去修好了。一次,一位同组的村民找到常钦坡,说其他街都通了电、安了路灯,咱街怎么没有啊?他就找到了组里的干部,但组里只给电线、不管施工。常钦坡带着电线回来后,自个儿分线,又叫来一个亲戚帮忙扶梯子,爬上电线杆扯电线,白衬衣弄成了黑布衫,终于使本街电通了、灯亮了。
捐资助教,关心下一代
任教40多年,常钦坡最关心的还是学校里的孩子。为了帮助村里的贫困学生,他联系县工商行原干部常学农,及村关工委、老年协会的6个人,为村小学两名贫困生和贫困老师捐了2000元,还在村小学每年的表彰会上,为优秀学生、优秀教师颁奖,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常钦坡指导村小学建设花园式校园两个月,校方要给他发工钱,他不但坚持不收,还把纪念品一个保温杯、一条毛巾,转赠给了柔力球队队员。年届八旬的孟津县人武部原政委、作家张银柱了解到这些事儿后,写出了《闲不住的人》新闻稿,发表在当地的报纸上。
老骥伏枥,递交入党申请书
2012年,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成立后,作为副组长常钦坡为村里发展提出了八条建议,其中一条是要努力发展文化产业和全民健身活动,组建老年体育协会。常钦坡被村民们推选为会长和村关工委副主任。
近年来,油坊村的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柔力球表演更是叫响全国赛事。村民们说,这多亏闲不住的常钦坡。
老年体育协会成立后,常钦坡带领大家成立了油坊盘鼓队,盘鼓队组建时,参照外村给补助的办法,常钦坡说先自个拿出2400元,村里又给了3000元。钱一部分给参加活动的队员发补助,一部分购置了20面鼓、20个镲、20杆旗。为了购置又好又便宜的鼓、镲、旗,常钦坡可没少跑关林市场。为了请到专业老师,他自备礼物,把之前在外村学习盘鼓的村民聘请回来当老师。在常钦坡精神的感动和激励下,队员们再也没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了,当年,盘鼓队在全镇的春节踩街活动中一炮打响。
孟津县是“柔力球之乡”。2014年,油坊村把打造全国“柔力球第一村”的任务交给了年近八旬的常钦坡。为了吸引人参加,常钦坡出资买了50顶太阳帽、50条毛巾给前来参加排练的前50人。经过努力,油坊村的柔力球队已由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了千人柔力球团队,先后在县、市、省、全国大赛中夺取大奖。
现在的油坊村老年体育协会,不仅有盘鼓队、柔力球队,还组建了广场舞蹈队、戏曲队、秧歌队等,会员多达2000余人。
2015年4月,油坊村建起了文化广场,但因资金紧张,广场舞台上没有安装照明灯。看到这种情况,常钦坡拿了2000多元钱购置灯具,老师的善举感动了两个学生,师生三人共同捐出5000多元,让文化广场的夜亮了起来。
常钦坡干的好事实事,各级组织和村民们都记在心里,村、镇、县年年都把常钦坡评为先进标兵、道德模范、优秀工作者。当笔者问起常钦坡今后的打算时,老人家笑了:“虽然我已经84岁了,但我的心不老,我愿意继续奉献余热,并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6月26日上午,笔者从油坊村党支部获悉,会盟镇党委已经批准常钦坡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老家旅游
视频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