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鹤壁蒋家顶村李利红,2016年放弃了优越的城市生活,毅然决然的返回家乡自主创业,成立了鹤壁市无影山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本村独特自然环境,建立了村里的第一个土鸡养殖基地,开始了创业之路。又通过扶贫车间,带动安置22名妇女就业,其中贫困户10人,积极开展“四组一队”活动,组织带领本村妇女姐妹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庭院清洁,倡树文明新风,在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尽责出彩。
返乡创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李利红,鹤山区姬家山乡蒋家顶村人。2016年6月她放弃了优越的城市生活,毅然决然的返回家乡自主创业,成立了鹤壁市无影山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本村独特自然环境,建立了村里的第一个土鸡养殖基地,开始了创业之路。2017年初承又包荒山350余亩,种植苹果、梨、李子、核桃等果树3万余株,逐渐发展成以种养结合绿色生态环保产业模式。先后安置贫困户常年就业21人,季节性用工30余人。2018年7月于鹤山区搬迁居民区成立汽车连接器加工扶贫车间,带动安置22名妇女就业,其中贫困户10人,2018年被市妇联评定为“巧媳妇”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了巧媳妇自主创业带动贫困户就业的典范作用。她坚持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开展“四组一队”活动,组织带领本村妇女姐妹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庭院清洁,倡树文明新风,在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尽责出彩。她常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她以满满的正能量带领大家脱贫攻坚创业致富,2018年被评为鹤山区返乡下乡创业之星,鹤壁市妇联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河南省巧媳妇创业就业工程示范基地 鹤壁市无影山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于2015年8月,注册资金100万元,位于太行山麓贫困山区——鹤壁市鹤山区姬家山乡蒋家顶村,是一家以土鸡饲养销售为主体,当地绿色瓜果种植,谷物与蜂蜜等特色农产品销售为两翼的“民办、民管、民受益”专业化农业合作社合作社。 凭借“一人致富不算富”的朴素想法,她开始创建无影山农业合作社,通过搭建平台,反哺乡里,其艰辛的创业历程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得到社会的广泛肯定,先后被评为“鹤壁市十佳好媳妇”、“鹤城最美女性”、“鹤壁市农民工返乡创业之星”、“河南省乡村出彩巧媳妇”等多项荣誉称号。 合作社通过近年的不断发展中,形成如下的发展优势: 一、技术起点较高 在合作社创立之初,利用山区独特自然条件,导入散养鸡生产技术操作规程(GB/T18407.3-2001;NY5036-200)等先进养殖技术,形成饲养环境拟设、育雏、空舍期管理、进鸡前检查、育雏密度管控、开食与饲喂、温湿度管理、鸡放养管控、兽医防疫等全阶段的饲养规范,将原有粗放式管理的土鸡养殖“土办法”改造成科技含量较高,技术起点高的较为专业的领域,通过技术的引入,大幅降低了土鸡死亡率,提升产蛋率,形成专业技术强的土鸡饲养基地。 二、带动效果明显 合作社生产基地所在的李家顶村位于大山深处,交通闭塞,致富门路匮乏,合作社生产基地在成立伊始便将带动周边农民脱贫作为发展的头等大事,通过探索,逐步形成了“合作社+养殖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合作社自建养殖基地形成生产和销售平台,将潜在的区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最终实现合作社和农民双增收。公司秉承“搭建平台、携手发展”的理念,通过不断创新事业发展路径,为本村农民增收提供了良好的就业途径,先后安置贫困户常年就业21人,季节性用工30余人。有效缓解当地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紧张问题,仅2018年本村农民从本社领取工资款项达20万元之多,大大的提高了山区群众的收入水平。 三、服务意愿强烈 面对新形势下的农业产业化浪潮、家庭农场等多种业态处于大发展时期,技能成为农村妇女提高收入、参与创业的重要途径和基础。为了从源头找方法,合作社不仅积极参与笨鸡养殖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主动传播先进知识,将养殖场和村委大院拓展为培训基地,有计划的传播新技术,形成农村土鸡养殖和苗木种植技术两个鲜活的乡土教材,为避免原有乡村技能培训及技能教育流于形式,合作社将自有养殖场作为实训基地,为了将苗木技术用到实处,成为增加村民收入的新生动力,主动流转350余亩山地建立果木基地,通过实际种植扎实提升村民种植技术,目前村里已经形成人人可创业、户户能增收的新局面。 四、规模优势初现 自基地成立以来,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获得了快速发展,目前饲养规模超过1.5万只,年出栏土公鸡2.5万只,土鸡蛋10万余公斤,在山区种植绿色瓜350余亩,种植苹果、梨、李子、核桃等果树3万余株,年总产值100余万元,年利润达10余万元。在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合作社积极利用自有资源,发挥规模优势,生产基地将所有的生产原材料全部在本村及周边村落进行采购,主原料玉米平均以每吨高于市场价50元的差价进行收购,带动了当地群众的种粮积极性,目前,所在村落复垦率达到100%,为支持农民创收、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五、发展规划清晰 依据国家发展产业政策和合作社规划,合作社将由单一养殖沿着综合协调发展的路径向前推进,在未来发展中,通过产业协调发展,逐步形成集生态养殖、果树种植、果蔬采摘、生态农庄、农业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区。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良好途径。同时,合作社将紧紧围绕“服务乡村,造福农民”这道主旋律,力争让更多村民受益,共同奔上小康之路。 目前饲养规模超过1.5万只,年出栏土公鸡2.5万只,土鸡蛋10万余公斤,在山区种植绿色瓜350余亩,种植苹果、梨、李子、核桃等果树3万余株,年总产值100余万元,年利润达10余万元。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合作社积极利用自有资源,发挥规模优势,生产基地将所有的生产原材料全部在本村及周边村落进行采购,主原料玉米平均以每吨高于市场价50元的差价进行收购,带动了当地群众的种粮积极性,目前,所在村落复垦率达到100%,为支持农民创收、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老家旅游
视频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