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南阳市纪委监委派驻西峡县丹水镇三里庙村第一书记雷清松,驻村以来牢记使命,务实肯干,带领驻村工作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圆满完成组织交办的任务,以实实在在的扶贫成效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肯定。他与村委班子确定了“生态优先、产业主导、提升基建”的乡村振兴模式,同村民一同建设和发展三里庙村。如今的三里庙村人心振奋,干劲十足,处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发,往日的沉闷和萧条一扫而光。
1 扶贫一线纪检人 南阳市纪委监委十分重视定点扶贫工作,扶贫之初,南阳市纪委成立了驻村工作领导小组,给予扶贫工作大力支持,在常委会上专题研究、安排部署脱贫攻坚工作,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伍,听取驻村工作汇报,及时解决定点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随着扶贫工作全面铺开,领导们先后到村实地调研扶贫工作,为全村整体发展规划部署,明确了扶贫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协调市县林业、水利、交通、电业、财政等部门,召开项目推进现场办公会,明确目标、认领任务,确保迅速实施。在后勤上全力保障,为驻村工作队购置日常生活用品和办公用品,配置专用车辆,落实驻村补贴标准,确保驻村工作有序开展。有单位的坚强后盾,工作队能够将上级的部署迅速贯彻落实到三里庙村的扶贫工作中来,为整体工作打开了局面,确保扶贫任务顺利完成。 1 依据基本情况进行规划,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雷清松驻村后,通过走访了解了三里庙村的基本情况,提出了“生态优先、产业主导、提升基建”的乡村振兴模式。他说,要让群众生活好,就必须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保护好这一片青山绿水。 在生态方面,他分别对1140亩荒坡进行坡改梯治理,新增土地750余亩;种植生态林1200多亩,栽植马尾松、黑子树、黑李等各类苗木68000多,由于2016年到2017年雨水比较充足,这些树苗都成活了,荒山也绿了起来。 在产业方面,雷清松带领群众发展在西峡县本地技术比较成熟的猕猴桃、香菇产业,并引导群众种植黄姜、黑李。聘请了农业技术人员到村指导,引进种植大户到村建成猕猴桃基地800余亩,引导群众种植黄姜1500余亩、香菇5万余袋,为群众摆脱贫困,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基建方面,硬化村组道路22公里,对11个组进行美丽乡村建设,修建供排水管网1.8公里、整修沟渠3.7公里、游园3处、广场1处、公厕5个;对村部进行全面提升改造,新建占地面积约1300平米的文化广场及党群服务中心。 2019年,三里庙村以打造“农村人居环境省级示范村”为契机,与市县职能部门进行对接,计划投资400余万元,开展“厕所革命”、供排水管网建设,再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全村群众的生活居住环境。 1 紧抓精神文明建设,做“最美”村庄 在2016年开始驻村扶贫时,雷清松就把淳化民风的着眼点放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他带领大家广泛进行家风家训宣传,在下东组的小广场上、小巷道内制作了文化宣传墙,上面写着“朱子家训”等内容,教化群众孝敬父母、团结友爱、邻里和睦;邀请市县曲剧团到村进行法制知识、文明道德宣传活动,把社会上一些好的行为,好的历史故事通过戏剧、小品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让群众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文明的新风尚。 同时还树立了先进典型,2018年开展了脱贫致富“志智双扶”先进典型、“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号召全村群众都参与进来进行投票表决,按照遵纪守法、敬老爱幼、婆媳和睦、邻里和谐、勤俭持家等标准进行评选,广泛宣传先进典型的事迹,在村部张贴光荣榜,在家里挂着光荣牌,在群众之间示范引领带动。并为群众们建设了文化活动广场,一到晚上,附近的村组群众们吃过饭,都到广场上自发地进行娱乐活动,相互之间其乐融融,在群众中间已经形成了和谐的乡村文明氛围。 1 精准扶贫,扶进村民心坎儿里 雷清松在节目中为了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三里庙村村西沟组有一户贫困户严书仓,有个孙子叫严森,今年18岁,家庭十分贫困。父亲在严森5岁时离家出走,母亲改嫁,他和爷爷相依为命,生活状况十分困难。爷爷严书仓已经73岁,身体不好,长年吃药,干不了重活。 雷书记去看望祖孙二人的时候发现他们家徒四壁,孩子已经上初三了,于是雷清松就向学校申请教育补贴,为爷孙俩办理了低保,为他们申请到民政救助金3000元,并为其改门窗、添置生活家具、购买床上用品。通过到户增收项目为其养5头猪补贴7500元,当年养猪收益2万多元。又对其家中进行改厨、改院子、改墙,增添桌子、柜子,改善生活环境。 2019年,严森最终以602分的优异成绩被西安长安大学机械专业录取。上大学走之前,由于成绩优秀,县妇联补助1000元,西峡县一高补助3000元,对口企业资助2000元,光伏发电补贴1600元,帮扶责任人资助3000元,单户增收补贴7500元,加上亲属们的资助将近2万元。但雷书记考虑得更为周到,他考虑到这个孩子还在上学,爷爷年纪大了没有收入来源。他表示将会一直持续关注严森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学习情况,直至其毕业找到工作。 1 雷清松被称为“陀螺”书记 在雷清松刚到村时,三里庙是软弱涣散村,百废待兴,他和领导班子制定了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整村推进规划,整天有忙不完的事。群众们对雷书记的印象就是像“陀螺”一样整天在村里忙得停不下来,雷清松认为这是群众对他工作的认可。 1 从2016年驻村以来,从制定规划到逐步实施,从穷乡僻壤到美丽乡村,实在是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落实了,要走村入户、修路架桥、规划产业、修建供排水管网等,一会儿在贫困户家里,一会儿在田间地头、一会儿又在施工现场……每天都在督促落实项目。面对千头万绪的任务,雷清松说:我须一刻不停顿、不懈怠,就是想着为了充分利用这几年驻村扶贫的有限时间,多为群众做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让群众多得到一些实惠,尽早过上好日子。
老家旅游
视频河南
今日河南
猜你喜欢